2021/3/22東卯山-谷關七雄之五
谷關七雄是台中谷關風景區中著名的七座中級山,依照其高度排名為:八仙山、馬崙山、屋我尾山、波津加山、東卯山、白毛山和唐麻丹山,七座山頭各有特色,難度不一。
常常聽到中南部的山友們討論著谷關七雄的事蹟,住在宜蘭的我們相當好奇,光想像是無法得知的,於是就挑了一座雄,聽說是最簡單好走又有展望的東卯山,擁有360度視野環景四周,海拔1690.5m,步道全長6.5KM,再接上谷關大道院停車場1.5KM,高低落差900m,來回全程16KM 約6小時,今日就來探探路吧,走吧!
谷關景點
有時候遊玩也要假借爬山之名,順便把當地的景點過過水,沾沾醬油,才能不枉此行,前一天下午4點來到谷關,先嘗嘗大甲溪發電廠員工消費合作社自產的白冷冰棒-五葉松支仔冰,獨特清甜風味,很好吃,再經過郵局,和日式舊郵筒合影,本想走走梢來步道,卻是封閉待施工,再回到舊溫泉公園泡腳,先在冷水池餵魚(小魚咬腳皮,好癢)、再到溫泉池舒緩一下,接著穿越谷關吊橋來到明治溫泉老街,這是日式的溫泉街風,很適合拍照,每個景拍起來都好看。累了,餓了,找家老店享受鱘龍魚一魚三吃,儲備明日的戰鬥力。
谷關舊溫泉公園泡腳-小魚去角質
明治溫泉老街
谷關吊橋夕陽
日式郵筒地標
東卯山一遊
隔日清晨6點從谷關大道院停車場側邊指標-東卯山步道出發,要多走1.5公里的水泥產業道路才能到東卯山登山口,這段產業道路上除了有幾處凹凸不平路面之外,尚有大落石卡在路邊上,路寛剛好一個車身,不建議開車上來,若對自己的開車技術有相當的自信,倒是可以上來試試,或者願意接受車身上有點小傷痕來顯示戰蹟也是不錯的;大約20分鐘後來到登山口,大大的谷關七雄-東卯山指示標就豎立在登山口,里程埤清楚標示著6.0K,還有一旁路線圖指引,沿著階梯一小段上坡之後,山徑趨緩,在0.5K處右側有叉路往德芙蘭步道4.9KM,我們不取,沿著山徑繼續往上前行。
谷關大道院-氣勢宏偉
東卯山步道入口
產業道路爬坡往上走
大落石在路旁左側
東卯山登山口
6:50來到大約1k處會遇到第一座台電輸配電塔,1.5k左右就會遇到第二座電塔,這附近有展望,能見到大甲溪及横在上方的白鹿吊橋,只可惜今日是沙塵爆的第一天,無法見到最美的樣子;東卯山山徑上一共有3座地標電塔,電塔之間的1~2公里左右,山徑上都有埋銅線半外露,為何要埋銅線?有何作用? Google卻收不到這方面的訊息,有點好奇;到2K處有座不小的涼亭可供休息,第三座電塔也在此不遠處。
平緩好走的山徑
0.5K處德芙蘭步道入口,吊橋有安全疑慮,暫不開放
第一座電塔-在1K處
第二座電塔-在1.5K處
大甲溪
山徑上埋有銅線,不清楚作用為何?
2K處有涼亭可供休憩
第三座電塔-在2K處
又有一個叉路口往德芙蘭步道,一樣不取,繼續Z型緩上坡,途中經過一顆不算大的樹木,中段卻有其大無比的樹廇,植物的自我保護機制也是很強大的,真是奇景;天氣燥熱無風,旱災已多時,沿途的植物大都枯黃無生氣,已是3月天卻嗅不到春天的氣息,無意中發現石葦在地面上只剩一根枝孤葉挺立著,岩壁上的萬年松也都枯黄捲曲,形成球狀,一球一球的,連植物都懂得要適應環境,要自我保護-避免水份流失太快,才能生存,感覺上很神奇,很震撼!
2K處又有德芙蘭步道入口,此處過去距離5K
Z字型轉彎處
奇特的樹瘤在樹幹中間
炎熱的天氣,石葦呈現一支孤葉挺立
岩壁上的萬年松也都枯黄捲曲著,形成球狀,降低水份流失
這山徑每500公尺就有一個里程埤可得知走了多遠,只是這Z型的緩上坡山徑有點太長,景色變化又不大,炎熱的天氣,有點令人生厭,難怪被走出了不少捷徑,雖然也都有圍起來要復育坡地,但數多條明顯的黃土捷徑,似乎控制不住山友的腳步了;9點多了只剩1公里左右的路程,眼前的景色總算有些變化了,走在大大小小的石塊舖成的稜線上有多處可眺望遠景,勇氣足夠的話,便可拍張美美的網美眺望意境照。
Z型路段太長,,被山友們走出無數捷徑,為復育山林而圈圍
大大小小的石塊路段
嬌客現身-覓食
很適合取景的地方,只要你勇氣夠,不軟腳
大岩壁上有ㄇ型鐵架支撐著,不難攀爬上去,登頂前的坡度愈來愈阧,山徑上的石塊也愈來愈大,路徑卻愈來愈窄,只限一人通行,但景色卻確愈來愈美,穿過後再走爬坡一小段亂石坡,就可見到東卯山0.0K的里程標了,繼續向上爬2分鐘就可看見反射板,也就是東卯山登頂了,山頂上一共有三座反射板,三角點在登頂的第一座反射板下方,若不注意,很容易忽略它的;真的是四面環景,只是沙塵蒙面不清晰有些扼腕,但也見到了懷念的中横四辣-白姑大山,去年5/3登頂,感覺好像已經很久以前的事了!山頂無遮陰處,現在的時間是早上9:30,卻是豔陽高照,山頂山上不到十位山友,有二位畫家信手拈來寫生,不一會兒的工夫,就畫好了東卯山山頂的樣貎,真令人大開眼界,果然是高手在民間。
眺望遠景-大甲溪
東卯山0.0K,也就是快要到了!
穿越小石瀑,看見反射板就是登頂了
登頂了,開心!
東卯山三角點
東卯山山頂 海拔1690.5公尺
東卯山山頂一景
白姑大山/基隆山對照,可惜沙塵來擾局
連蜜蜂都愛的麵包
横嶺\鳶嘴\梢來山對照圖
大師級的畫家信手拈來寫生,不到十分鐘就是美圖一幅
東卯山山頂的反射板
休息了半小時,發現山友們已經已陸續登頂了,老爺擔心著山徑上會塞車,也就催促著我們下山去,果然下山之路已有小塞車了,登頂前,我還在懷疑這東卯山不也是中級山嗎?還比聖母山莊好走些,為何山友那麼少?原來是我們早來了,中午12:27回到登山口,12:45回到大道院停車場停車格上已是停滿的車子了,入大道院內上完廁所,簡單的清洗換衣,添一點香油錢,告別了東卯山,即打道回府,今日同行的的友人夫妻檔直呼白毛山景觀更美,難度更加,強力推薦著我們,我們也該找個良辰吉時來拜訪了。
口渴的樹葉
回程的東卯山登山口
產業道路上眺望大道院一景
往東卯山步道前的大道院停車場